相較於一個人綁另一個人,最常見的繩縛形式。一個人的自縛吊相較之下沒有較固定的繩縛方式。讓我們先拋開技術層面,一般說到日本繩縛最常見的第一印象,對繩縛稍有研究的人大多會直接聯想到的大約就是龜甲縛,後手縛或吊縛這類有一個明確形象的繩結。假如說後手縛的型態是衍生自捕繩術和責繩,自縛吊的起源就相較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根據各種所需條件與現有型態來推敲,我們猜自縛吊是起源大約是1980年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年代在地下SM Bar。1981年10月左右,花真衣(Mai Hana)女王於SM沙龍SAMM初次進行自縛吊演出。那裏有吊點,麻繩等道具,繩縛技術,舞台和多元的表演需求,催生出與需要繩師和MD的雙人表演相似又不同的表演也是合情合理。
大約在2005年,舞真夜(Mai Maya)女王在台北舞動繩姬上進行了自縛吊的表演,隨後這項技術開始落地生根,長出了其他的表演者,如南西進行的2009亞洲變態花蝴蝶、2015南西的作繭自縛吊–公寓Show,與胡籬於2015年8月、11月的舞動繩姬上進行的簡短表演等等。
自縛吊對不熟悉繩縛的人而言可能相較陌生。腦中浮現的影像也比較多元。假若以自縛吊或Self suspension為關鍵字搜尋,相關的影片大多是女體配合著音樂,使用簡單的單柱縛繩圈或者其他繩結,在空中做肢體延伸和翻轉的動態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Q0KLpiSnU
觀察照片則可以發現到每個表演者選用的繩結方式和表演型態也有相當大的不同。有人使用單純的繩圈以利翻轉變化,有人會綁吊縛中常用的跨繩以分散支撐面,其中似乎歐美的影片會偏好使用較複雜的繩結大面積包覆身體和多吊點以達到穩定的吊縛效果,離地時間也可以拉得更長。而東方風格的表演則趨向使用簡單的單柱縛繩圈和單吊點,結合擺盪或旋轉以得到簡潔的畫面。由於分散重量的面積較小,因此當繩縛的部分越單純,則越需要評估表演者的體能狀況與整個表演的流程安排。因此自縛吊表演經常使用的一個組合方式就是結合其他表演形式,比如各種舞蹈,或是雙人自縛吊等形式來增加表演的豐富可看性。
異於多數著重表演者的肢體線條,也有部分表演者結合了相當比例的肢體表演,將自縛吊與空中環使用馬戲風格結合成詭蹫的雜技表演。儘管細看影片中使用的繩結並不複雜,算是常見於吊縛中繩結方式,但是整體表演與其說是繩縛,不如說更著重肢體能力的表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Kr_zyQ2j00
最後將主軸收束到自縛吊做為空中雜技的表演上,與型態相似的綢吊相比,自縛吊是相對省力的活動。由於繩圈通常在完成後就是固定一個固定不動的支點比如腰繩,相較於經常需要打結和靠握力攀爬的綢吊相比,起始點與最後都是雙腳可以著地的自縛吊是相對省力與安全的。一部分也是由於腰繩固定支撐了身體絕大部份的重量,分攤了假若只有手腳繩圈,核心和手腳所需的力氣。